开云体育网页版-麦肯尼:我们和曼城在欧冠交过手,他们肯定想一
第55期秀设大讲堂我们为大家邀请到了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全国理事、CIID南京第十八委员会副秘书长、登胜设计公司创意总监陶胜老师,他从自身的项目出发,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材料运用到施工的过程。可以看出,只要能发挥充分的创意,再困难的设计问题都可以解决。
本期主讲人 陶胜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全国理事
CIID南京第十八委员会副秘书长
江苏省室内设计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注册室内建筑师
登胜设计创意总监
《D-life》装饰情报杂志特约编委
CIID中国TOP50青年优秀设计师
中国百强设计师
获奖经历
2014—2017连续四年获意大利A'Design Award国际大奖
2016年获第七届“筑巢奖”办公专业组大奖
2015年获德国iF Design Award设计大奖
2013年获CIID中国室内设计大奖“学会奖”办公工程类金奖
2011—2013连续三年获国际空间设计大奖 艾特奖
2012年获中国国际空间环境艺术大赛筑巢奖别墅空间优秀奖
2012年获“金堂奖.中国室内设计年度评选”十佳住宅公寓设计作品奖
2011年获中国国际空间环境艺术大赛筑巢奖三等奖
2011年获“金堂奖.中国室内设计年度评选”优秀购物空间奖和十佳别墅空间设计作品奖
2010年获中国TOP10办公空间照明应用设计年度人物奖
2010年获江苏省智能空间室内设计大奖赛一等奖
以下为讲堂实录
大家好,很荣幸受邀在秀设大讲堂大家进行设计材料、工艺方面的一些探讨和交流,分享一些自己的案例给大家。秀设大讲堂已经做了一些关于我这几个案例的推广,所以应该有同学已经看过了,不过我这次还是要把“雅居乐天”这个案例发一下。
以上是今天要讲的这个案例全套作品实景照片的呈现,给大家再看一下,先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这个作品是我们2011年着手设计,然后2012年完工的一个一个项目。身边有些人觉得这个项目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有些觉得蛮前卫的,还有觉得挺酷的。以前也参加过一些沙龙活动,讲过这个案例蛮多次的。有一些同行设计师会直接提问说:你这个案例做得这么的有执行力,或者说这么的干净,你这个是不是在意识层面上忽悠了客户,或者说强制执行了你的方案,而并没有做一个客户想要的东西。其实现在我觉得设计这个东西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个项目,我待会会慢慢地先铺开来,它一开始的来龙去脉到整个过程。我们先看完成的东西,然后再把它从设计、材料、工艺角度分别铺开拆碎来讲。
(一)
这个是最早的时候我们拿到的项目的之后,测量整理出来的平面布局图。它是一个两百六七十平米的一个大平层,南面有个大阳台,北边也有一个大阳台,然后有保姆间和功能间。这个房子是雅居乐集团在我们南京的第一个项目,应该来说还是蛮标杆的。而这个楼的户型当时是这个项目的收尾之作,全是大平层。我们这套是在顶楼,它取名叫天乐。因为觉得名字挺不错的后来我们就用了它这个原名来做作品的名字。它的定位是给四世同堂或者是三世同堂的这种大家庭来住,因为房间比较多。
我们拿到这个项目的时候,业主的要求和建筑师开发设计的初衷是相去甚远的。建筑师的规划是给一个大家庭来住,而这个房子的住户是一个三口之家——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女儿。所以虽然房子很大,但是这个房子的原始结构完全不是他们想要的,它太过琐碎。怎么让这个户型变得更加的合理,能够和他们的需求和生活习惯匹配,并且做出他们想要的效果,这是住户比较关心的。
极大和极小,我觉得都是极难的,中间段是比较好操作的事情——一百平米以上200平米以下的这种户型。中间段的户型对于工作个五六年的设计师应该都不是大问题,都是轻车熟路的。但是三十几甚至二十几个平米的房子要满足很多功能,设计起来是很有难度的。《梦想改造家》和类似的改造节目大多就是这种极小空间的设计。然后极大也有难度,因为太大的东西功能填不满空间也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情。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写毛笔字的时候,让你写很小的字,你会觉得很有难度;让你写超级大几平方米或者一个屋子这么大的字,比例还要不走样,这也是有难度的。
我们这个户型,业主他们只有三口人,却有面积280平方米的一个房子。我们最终能实现这个案例,和我们自身主观性有关系,同时也跟业主自身的要求和他的接受度应该也有很大关系的,客户给的自由度比较大。
这个给我们的发挥空间还是蛮大的,但是不管怎么去酷,我们毕竟还是在做一个私宅,是一个人住的地方,不是一个这个公共场合,也不是一个营业性场合,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挺为难的。拿的方案不够前卫,会被甲方鄙视,或者说不认可;拿的方案太过前卫,也要花很多心思去想,但又怕业主最后接受不了。所以就有点进退两难的感觉。最后我们选择做两种方案,一个方案立足于在我们觉得业主能接受的范围内;另外一个方案就是完全站在自己对这个空间原始结构的理解和他的三口之家功能的要求做的一个方案。
这是我们和业主面谈时的第一个方案,其实我们觉得已经蛮大胆的。但是自己还不是很满意,因为这个户型就像刚才谈的极大极小的道理一样:这么大的空间给三个人住,怎么规划都感觉功能不是很流畅,不是很舒服。可能就是有点排排坐的感觉,自己也不是非常的满意。然后的话我们又做了第二个方案。
这稿方案是我们的第二稿方案,我们两稿方案出来之后,就和业主进行沟通。结果有点惊讶,这个客户看了两个方案,然后我们对平面的布局的思路展开讲完之后,客户不假思索地就选择了第二稿方案,就是这个异形的方案。大家应该是看得出来的,第一个方案总是想在解决问题,但是并没有解决到点子上去;但是第二个方案,冥冥之中就是把设计功能和这些都结合得很好。我们自己也是真心喜欢第二个方案的,但是不见得主人能接受,没想到业主真的接受了。
我觉得这是我们做案例分享时给很多同行的一个很正面的回答,这其实并不是说我们用自己的意识完成作品而挟持了客户,这个完完全全是客户自己做的选择。但他做了这个选择对我们而言也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因为异形的设计,无论是从设计难度,还是施工和工艺难度来讲都会大很多。如果做一个横平竖直常规的一个工艺,其实也是可以做出不错的效果的,因为现在很多时候软装都会起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当时做的时候立足点不在软装上,出彩还是想以空间出彩。
(二)
这也是我很多时候讲课的时候讲的一个道理:我觉得你的美应该是由内而外的去散发,而不是去做很多装饰堆砌。我今天讲的更偏向于内部的空间表达和形体的表达,或者说叫内部建筑的概念。我们从这个美感来讲,一个人的美感他健身塑形,最后得到的一种美是健康美,是出自内心的。软装形成的空间,装饰的东西拿掉之后,整个空间是没有灵魂的。我不反对软装,适合的项目也是需要软装去衬托的。但这个空间,我们还是从这个空间形体去说到的。
既然这个业主已经做出了他的选择,我们对这个项目的兴趣也是越来越浓。
按照平面方案去执行,百分之80~90%的墙体都没有存在的价值,都要去除掉。砸掉所有的墙体就像是修行一样,把这个多余的东西先去掉,然后再重新塑造它的这种形体。
去除墙体之后基本的流程大家应该都很清楚的,就是砌墙。首先是按照这个异形的大方向把墙体先砌出来。材料很普通就是灰砖,砌起来之后,再修形。这个我觉得跟普通装修的施工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有很多的细节要去做,有很多很多费工的地方。你不能用常规的那种人工费来衡量,就像你做雕塑一样,或者说画画一样,要慢慢地去磨。因为这种异形的东西有点参数化设计的概念在里面,需要高科技或者说比较先进的材料去实现。当然我们这个是2011年做的,当时也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信息和渠道,没有这个经济实力来去做。因为当时所了解到的最多的做这些异形应该是亚克力材质。
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人熟悉去年过世的女建筑师扎哈哈立德,我早期看过她的作品,也很喜欢她异形参数化的这种设计。有的人觉得它没有生命力,没有文化。但是我觉得存在就是合理,所以说始终认为她弧形跟别人的弧形并不一样,还是有一定的她的支撑体验在里面的。这个案例是受到了扎哈的影响还是业主的功能要求和房型的布局自然而发的想法,这个我们就不去深究了。
我们就继续往这个方向往这种参数化的方向上去走。所以要么你有造价昂贵的材料,要么你只能通过一定的人工来弥补材料缺陷,通过修形,把它慢慢修到你想要的样子,就很像在做雕塑。
墙体砌完之后,怎么去实现它?如果说单靠人的手去刮,那肯定是刮不平整的,因为你每一次手高手低都不行,都不能实现。他是需要按照我们图纸上的这个弧度先做建筑模板。然后项目经理会要求木工做成这个弧形角度,然后用瓦工封好了之后,去用这个角度往上面靠。我们乳胶漆验收的程序,大家都知道很简单,一个是平整度,一个是阴阳角直不直?是不是呈九十度?就是这种概念。当然那个靠就是平靠,用九十度尺来靠。那这个靠的你得先你把工具做出来,工具做完了之后,尽量按照这个角度算好,地面放上弧度线,顶上也是。然后按照这个尽量把它分得很垂直,完了之后再拿这个来验收,甚至用这个东西往下刮,把多余的不再弧度范围内刮掉,那最后得到的这个形体就会比较的精准,而且就像这种模具出来的一样,就可以得到很流畅、很完美的这种弧度曲线,展现在墙面上。
这个有人站的这张画面,它其实是一个不是二维的弧度,平时我们见到的大部分是以顶和地垂直面的二维弧度。而我们这个它其实是三维弧度,就是说你前面也是弧的,然后你的这个墙的上口和顶不交,是分开的。分开这个设计,初衷是为了让卫生间得到更多的采光。因为卫生间就只有一个小窗户,我们从这个第二张没有人的图可以看出来,卫生间里面很暗。然后我们就在顶上开了一个槽口,这个槽口最后到墙上是一个弧形,拱上去的样子。平面弧形和立面弧形相交,它其实形成了三维的弧度。下面这张图就是我们在施工现场一个随便拍的一张图片,也是我们的一个文本打印图纸,大家可以看一下。
这几张图,我是亲自参与现场放样的,是在做进门一个玄关的位置,其实他也不是属于玄关。大概讲一下,因为我们改变了这个门的方向,原先的门是直对客厅的。就是那个工人穿着工作服站在最远处的那个门框下面,它其实是一个小的进门更衣间,它不是一个门洞,门洞的方向和它是完全反的是朝南的,我们现在时朝东的方向。我们是为了避免一进客厅一目了然,而且原本风水上也不是特别好,直接看到户外,然后我们就改成了这个门,当然花的这个力气和代价也非常大,因为这个一般小区是不允许的,更何况第一个楼盘在南京,这个真的工作难度很大,做了很多的功课。反正我们最后我们是实现了,进门的方向就变成了朝中。
那一进门的话,左边是厨房,右手边往后拐一点变成了客厅。这样子一进门看到的是餐厅也不舒服,一进门看到餐厅,那坐在餐厅吃饭也有些尴尬。那我们是需要有一点,就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若隐若现的感觉,心理上会有一个过度,而不是一目了然。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么一个异形的隔断形式,那这个异形的隔断就跟刚才的那个主卧室床头的那个和卫生间相交的那个场景是一样的道理。它也是一个三维的弧度,所以说它现场这个范样尤为重要。
这一阶段我是完完全全参与在里面的。这个材料它跟那个砖材质不一样,刚才它属于硬材质,这个隔断主要的构成是木质和这个石膏板,这两种材料都是比较好塑形的,但是它确实也是最普通的材料。所以说这个施工的难度会有,主要就是在这种,因为我们这个弧到了顶上收口还有角度,它的角度是跟我们背景墙那个弧完全是在一个流线体上面,就是它有呼应,就是如何让它精准地去对位,主要还是在精度上面有难度。但是在施工上面,难度不会像砖墙那么的那么大,解决那个砖的砖墙的弧度问题需要你去动脑子,这个的话就是做就行了。石膏板定形的话,我觉得难度不是最大的。
(三)
这几张图片是进入到瓦工的阶段,因为我们整个设计还是以这种规则不规则、二维和三维的这种曲面弧形、异形线条来作为主要的设计方向。所以当时做到卫生间这块,常规来说我们是可以贴砖,但是贴砖的话,砖的大小没办法做成弧形的感觉,这样子会拉低整个空间的这种匹配度,于是我们就考虑了马赛克。因为是整个墙体要跟着整个客厅餐厅的这种异形去走,所以施工难度相对也是比较大的。
第一张图片是这个马赛克进场时的照片,验收后,瓦工师傅开始贴这个马赛克。最后一张马赛克的收口可以看得出来马赛克从平面墙上突起,然后走异形出去,就是这个像一张纸撕开的这种感觉,应该还是做到了无缝对接。看得出手工的痕迹,也看得出施工细致,手工活水平很高。
整个项目对设计的执行,它占的比重比较大,也比较彻底。应该来说整个空间从设计到完工,大部分东西都是制作型的。或者说叫设计完了之后,按照设计去做的,而不是买大量的成品往里面去摆、去堆。
下面这个是马赛克贴完之后,异形做好了之后,问题紧接着又来了。橱柜公司没办法做,造价也会是高的吓人。所以卫浴柜这些东西也是完全根据设计在现场制作的。在现场制作的有利条件就是,它和瓷砖马赛克这种异形的匹配度会更高,会做到无缝衔接。当然这样一来项目经理对施工队的手艺要求也会比较高,因为你最后还会担心一个问题:这种工业生产的这种洗面台、盆、柜和你现场制作的对比,你能不能达到这个效果,能不能匹配上去?在做工上面:他的油漆面,做工各方面是不是能够胜任对吧?这里面不掉价,你不减分,感觉就已经是好事了。但是大家看我们最后一张这个卫生间的成品图,其实我们整个卫浴柜做完之后应该来说是加分了,给我们整个空间增加了很大的分值。
就我在2011年已经从业了十年的阅历来看,我们现场的所有的木作活,没有显露出来的我不知道,但是显露出来的最在我们住宅市场案例这一块,我们这个工艺应该当时属于挺高、挺标杆的了。普通的装饰公司或者是其他的工作室,我没有看到有做出我们这种现场制作的水平的。
这个也是洗面台盆柜在半成品状态的图。这个人造石也要跟着墙体走,一个地方做异形,每一个配套环节都会很复杂,对工艺的要求都会高很多。那对整个过程的评控,对设计师支撑的要求也会高很多。
这里插几句话,都是在做设计,但是建筑师的设计跟我们不太一样,建筑师是比较宏观的,他们会做模型,但那个模型一定是一个几万方的大型建筑,而里面内部结构是没办法做到一对一的。建筑师懂构架建造结构,但是很多时候,最后设计出来能不能实现,确是由各家公司去深化去实现,不需要完全把这个工艺剖开到一定的程度。而室内设计师,你设计一样东西,你不能只设计一个外观,应该做到庖丁解牛的程度,要吃透。你告诉工人怎么去做,或者说是你把图纸完整的剖析开来,工人看图就知道怎么做,而不是让工人去帮你去想去猜这个工艺怎么做。一个设计师应该要理解各种工艺。这是基本功,具备了它你才能做出更好的设计。
单从这两张图片上面可以看到,其实可以得到很大的信息量。这第一张图上沙发垫和右手边的一张休闲椅,第二张图片上面的电视机和餐椅还有右手边的这个休闲椅不是现场做的,地板也不是我们做的,是采购的。灯这些小型的工艺产品就不提了。那其他的所有东西茶几、单景台木凳子、电视机柜、餐桌、半吧台半书桌、还有一个书架,甚至这幅装饰画《解放台湾》都是我们现场做的。都是设计完了之后施工按照设计做出来的。
(四)
刚才讲的都是基础装修上面的一些工艺怎么实现,那现在我们先转到把这个重点转到这个独立家具的设计上来。其实我们12年就已经设计独立家具了,只是没有对外去做一些东西。一开始是为了配合自己的设计空间,因为买很难买到或者说根本买不到具有我们想要的感觉的家具,所以干脆就自己设计,自己做。
先从这个茶几开始吧。这个茶几,它是一个多边形设计。这种手法现在也很多,这种构成方式有很多人在用。那我们这个这个茶几的构成方式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有两个面,它的侧面不是均匀的,是顶地相连的,放在地上一个面,台面一个面。台面和地面的连接面,它也并不是就是一个完整的顶面,有时候是半面。还有它有的面是内倾的、有的面是外倾的。如果你在不同的角度看,它呈现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大部分的面都是上口面大大,下口面小;下面是收口的,上面是张的。最后这张图就能看出来,这个小的三角面,它不是下倾的,它是上翻的。而它这种构成关系的话在图纸上很难表达。你设计完了之后,你给工人看,他们完全看不懂,项目经理也看不懂,我们也很无奈。最终的话我们就把这个每个面做了旋转的三维图纸,这来帮助师傅们理解,帮助他们去理解怎么去实现。
那这张图片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我们的侧面不同角度的构成情况,用这个三维做出来给这个木工师傅去看。那问题又来了,这个东西形体是这样子,我们怎么去做它呢?我们是拿一块木头把它一个边一个边地削成这样?首先买不到这么大的木头,有可能有,但是我们没有这个渠道。而且如果是实木的话,估计造价也不菲。怎么削得这么平整,它又不是豆腐,这又是一个麻烦事。然后又想过用这个那木工板一层一层堆垒起来,垒到这么高,然后再去削。但是削始终是需要精确度的。那后面的话我们看一下怎么实现的呢?其实还是用了一个蛮讨巧的手法。
我们用这个桌面做一个基本面,然后在里面打上十字架作为它的内框价。这个十字架上面它有细节,在每个边相交的时候,已经算好了这个角度去切疙瘩,然后就把板子覆在这个角度上面去,再加上几板,然四面一封,它就是一个密闭的盒状物,但是盒子里面是有主筋的,这个也是木工板。单独看这个茶几的时候,可能很难理解它是怎么实现的,因为它不是亚克力,它就是用最普通的材料木工板做成的。其实我们在做的时候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即使我们做了很多面的三维图,工人还是看不懂。我们很无奈,最后就做了一个简短的动画,他们一看才明白原来是这样的。这样去帮助他们理解,而且我们现场也一起做。做这些家具的时候我自己也有参与在里面的,终于还是把这个东西很完美地做出来了。
其实整个图纸我们画的还是很精准的,但是就看这个图纸的话,画的人理解对施工的人来讲就有点难,不太看得懂。所以说还是最后逼不得已去做了一个动画才帮助工人理解了,才做出来。
初看这张图片的话是不是觉得有点纳闷?这个毕竟是家具,虽然整体的我们的漆面要求已经比常规的装修工艺要高很多了。但是作为家具来讲的话,他和墙面的这种平整度相比,要求应该会更高一点。然后我们觉得光泽度还是不太理想,于是我就邀请了一个给汽车做美容做抛光的师傅来给我做打磨抛光处理,以得到更好的平整度和光泽度。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餐桌。餐桌也是我们自己设计,然后自己生产的,自己做的。这个餐桌应该来说我相信全世界就只有这一个了,因为他首先它只有三条腿,然后考虑到它的平整性问题和外观美感度问题,我们当时做了很多种方案,视频也做了好几个,最后定稿是这个。
这个是当时的设计图纸,虽然没有尺寸,但是还是能清晰地看到这个桌子的构成、桌子的正反面和它的框架结构,待会我们再看一下施工过程。
首先是做框架,这个是最基础的一步。钢板加钢管,钢板要折弯,有的地方是衔接点焊接。由于这个房屋的造价和工艺水平,我们是纯手工制作,基本上是为节约成本考虑。其实有时候折弯你也可以到车床上去折,然后我们再去打磨这个东西,因为是基层,并不是做出来就直接当桌子了。基层可以稍微粗糙一点。
大家看到的这个完成的基层。基层做完之后,接着就是做它的桌面。因为它那个排骨架做上去之后,留了一个木板的厚度,垫平之后他要有个基层,还有一个木质基材,因为上面我们是要做整包的,用那个进口的纯亚克力来整包,比较好一点的品质的。因为亚克力这个东西时间久了会开裂,国产的不能用,所以我们选择了一个进口品牌来做这个桌面的整包。亚克力在现场是做不了,虽然焊接是在现场焊接的。因为它全是刚制的,所以做完之后很重。我们就需要把它焊成一个整体之后运到石材场去。到石材场之后,再加人造石整包,因为市场的人造石当时厚度应该都不会低于一点五,厚一点的一点八,薄一点的一点五。重量是相当可观的,低于四个人是完全动不了这个桌子,四个人只能够勉强抬得动这个桌子。
这个桌子的桌面整个的形体放样完全是我亲自做的。这个图片可以看得到,我用铅笔在这个木板上画的基线。然后最下面图片是我们这个完了之后,油漆工师傅补腻子,基层上去之后油漆师傅补腻子保证这个桌面的平整度和这个后期上去的贴合度。
成品之后就是这个样子,三条腿比较特别、比较个性,其实从侧面看很难想象桌面是什么样子。但是前面我也发了那个图纸,其实整个桌面的利用率还是很高的,这个桌面业主非常的喜欢。
在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右手边他整个阳台被纳入到餐厅和这种上网读书的一个吧台功能的异形体这边,最原来这个地方设计给小孩主要是给小孩学习用的,就是他有桌子的功能,可以坐在这边写作业。但是其实后面小孩更喜欢在餐桌上做作业,说明这个餐桌他们还真的是蛮喜欢的。
这几幅图就是讲餐桌的时候有提到的旁边突出来可以做为书桌的地方。整个后阳台变成了餐厅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就沿着这个做了一条总长度有五米多的,然后选角的长度也蛮长,落地支撑和墙面的深根也用了钢管来焊接。最后这张图的画面是焊接出错了的情况。它的弧度和我们的要求的弧度是不一样的,他是一个真的是弧了,我们弧的中间段其实是直的,在交接点的时候会有一个弧度来来来交接。所以我们又让他重做,达不到要求都完全返工重做。
这个修长型的书桌的功能,如果说我们常规来讲,直接完全从墙上全角而且跨度超过五米以上,即使是钢管也吃不消。我们为了让他跨度尽量大,给人视觉上产生大的感觉,但单纯的大也是没有美感的。所以就做了一个弧形下探。它往下走的时候,如果我们站在窗口看的话,其实它的左手边是顶在墙上的,顶在上面是非常有劲,然后这个下探的力量也会把它往墙上去顶,所以它的跨度可以做得更大。而且下滑的部分,人是可以躺在上面,也是和地面直接相交,就像一个纸片糊着弯着延伸到地面一样。
(五)
这个一行的场面是把朝南的两个房间给打通了。打通了之后,主卧依然是主卧,以前的客堂一大半的距离做成了一个衣帽间。但这个衣帽间,肯定不能是直来直去的,它是一个这个弧形的这种形式出现的,然后这个鼓出来这块像肚子一样的地方,它里面的伸展空间可以做到尽量的大。可以结合这个平面方案来看这个地方。它和人的动线,另一个房间原先的这个窗户的这个开口处,它也要让光线和通风效果不被影响。所以做了个弧来做转折,让衣帽间、原先窗户和这个动线的功能都能够得到实现。
其实这个地方我们通过这张图片也可以看得到,就是主卧卫生间,也就是床头后面顶上那块现在是玻璃的。就是说我们不到顶,但是并不能不封闭。因为洗澡的时候,浴室它肯定会产生很多的水汽,所以还是必须要和主卧室的空间完全隔绝开的。用玻璃来封的,我们把这个光线引过去了,同时也让这个房间有一种心理上的延伸效果,你会觉得房间不是从南面的窗户到这个床头背景墙就结束了,它的后面是有空间的。虽然你自己知道它是卫生间,但是你正常的感觉,不管它后面是什么,它就会有一个延伸感。
远处的这个衣帽间,大家也可以看一下平面方案。平面方案里面进去之后,是一个衣帽间,它的衣服挂满了之后,其实在那个右手边,越来越细,里面其实还有一个藏包间。
我把藏包间这个地方单独放大了,之后你可以很清晰的看见它带有一定的迷惑性。你进入这个衣帽间之后,你很容易忽略到旁边那块很小的藏包间的存在,甚至你会觉得那么窄的一个空间,可能没有任何的作用,其实里面是放了很多的贵重物品。
这是师傅的施工过程,可以看得出来用的是很土的方法,但是很起作用,效率非常的高,只要放出一块模板就可以复制出很多块。你没有办法让你CAD图纸上的弧度在现实中实践出来,因为CAD里面那个弧度是完美的。放样就是点到点,但你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点。所以就地取材,就用现场的那个护栏管,就是PVC管,用来走电线的。这种韧性弧出来的这个弧度是很完美的。
因为客厅,我们往南拓展把整个阳台做成阳光房一直拖进来,整个客厅又被加大了。也就是说它真正的室内设计面积应该来说超过了300平米。这个客厅就像一个小篮球场一样,很大很呆板,那怎么让这个空间稍微有点韵味,有点变化呢?我们有个关键,不论空间设计成什么样,我们还是要考虑到实用,收纳空间要足。然后就萌发了在客厅做一组收纳空间的想法。但是这个柜子要怎么出现?怎么存在呢?因为柜子总是很尴尬。你做简约风格就是要求所有东西都消失,但是所有的功能都随叫随到,所以我们我就把它和墙做成一体的,像从墙上长出来的,因为所谓的固定储藏柜摆在那边肯定会觉得很尴尬,毫无美感可言。功能肯定是至上的,但是功能实现了之后,我们如何让它更具有美感,这个也很关键。
那这张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沙发背后的这个墙势,而储藏的这个柜体没有丝毫让你感觉到这是一个柜体。
这个柜子的存在不是孤零零的,是一个三维弧的形式往下走,跟着墙势最后消失,这个柜子越来越薄越来越薄,消失在墙势中。墙势往进门这边走,他和鞋帽柜也是一个整体去设计的。里面所有的功能我们都有考虑到,但是对形式去做了一个比较大的改变。
这是进门的一个鞋帽柜,然后有一个镂空的台面是放包包、放手机用的,然后其实它和这个整个墙势,就是刚才上面讲的那个画面一直绕过去延伸到沙发的后面,它是一个完全连接的整体。也就是这边以鞋帽柜开始起头一直到靠近阳台的地方,是用储藏柜的方式把它收掉结尾。就是两头是柜子,整个是一个延绵的纽带的造型。
精选问答
问题1:我想问,如何掌握设计和施工的关系?
你问的应该是怎么控制好这个过程,其实这个制作是一个超出一般装修家庭的工业范畴的案例。所以你有看到,整个过程中基本上重要的环节我都是亲力亲为的,甚至自己都撸起袖子去干了。大部分时候即使有些特殊的地方、有难度的地方,自己不干,自己也会在旁边看着师傅的,因为这个现场基本上就跟上下班一样。虽然谈不上天天去,但也会隔三差五去现场确保这个落地整体的效果没有过大的偏差,保证整个项目完美的实现。
所以我觉得其实你想做成什么样子,你自己的参与度很重要。因为工人师傅他不可能完全的地把你的东西吃透,毕竟是你设计的,我们可以做模型,可以做效果图,但是设计现场毕竟还是要工人去做的,所以我觉得还是多跑现场。这样子更有助于你作品的实现和这个作品的这个不走样。我觉得应该还是这样子,多跑现场,多跟师傅去沟通。多监管到你的项目的执行,确保它完成落地。
P.S. 想听更多往期课程?
关注“秀设大讲堂”微信服务号
点击菜单【课程】—【往期微课】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